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页 | 部门概况 | 政策法规 | 作风建设 | 纪检文件 | 学习园地 | 警钟长鸣 | 举报指南 
学习园地 
 楷模风采 
 领导讲话 
 廉政教育 
 学习资料 
 
 
解读《资本论》(三):我一生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审核人:


解读《资本论》:“工人阶级的圣经”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顾海良做客本网访谈



解读《资本论》(三):我一生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


本期导视

1843年以后,马克思决定研究政治经济学。

早上天没亮就往图书馆走,路灯亮了他就回来,回来以后晚上还研究到深夜。

马克思这样的学者,你不能怀疑他的理论是为了谋取私利,他是为最广大的民众在服务、在说话。

本期《在线访谈》将为您解读《资本论》的创作简史。

点击观看视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线访谈。顾教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资本论》。

马克思上学的时候学的是法律,之后转学哲学,他之前是对经济学不了解的。他从25岁开始学习经济学,搞清经济学中的问题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资本论》的创作过程。

顾海良:马克思在1843年前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是很了解。1843年以后,马克思决定研究政治经济学,原因是什么?就是你刚才提到的,马克思在大学期间尽管学的是法律,但是他的兴趣是在哲学和历史。通过对法律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历史的批判,马克思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他感觉到要真正理解当时社会的整体性问题,还必须对它的经济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经济关系是个学问,就是我们讲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开始政治经济学研究,他采取了一个独特的研究方法,就是记笔记。他读了大量的、当时能够找到的所有有影响的经济学书籍,读了以后就用摘录的方式记笔记。

主持人:据说他是把一个图书馆里所有的经济学的著作全部都读完了。

顾海良:他起初在巴黎,写了九个笔记本。后来到了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以后,他流亡到伦敦,伦敦为他的经济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几乎收藏了当时世界上所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他描述自己是早上天没亮就往图书馆走,路灯亮了他就回来,回来以后晚上还研究到深夜。到了伦敦三年多时间写了24本笔记,假如翻译成中文,估计就有300万字。

通过这种研究,为他后来形成经济学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换句话说,马克思是在对已经有的理论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才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马克思继承了当时世界上各种经济学的优秀遗产,但是也批判了其中的糟粕,舍弃了一些错误的、片面的观点。

到1853年的时候,应该说马克思所讲的研究阶段基本结束。但是这个时候马克思还没有准备好来写他的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858年以后,马克思就设想,按一个新的体系结构来写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同样以“政治经济学批判”来命名自己的著作。他没想到原来打算作为对资本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下写了23个笔记本,1400多页。这时候他就想到,能不能把《政治经济学批判》书中核心的理论、精髓的问题抽出来,更显著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在1862年年底,马克思决定把他写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命名为《资本论》,把资本主义社会最核心、最精髓、最要害的理论和范畴作为他著作的名称,原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只作为副标题。

从1843年到1883年这40年间,前面是20年的探索,最后确定以《资本论》这个名称为标题。确定以后又花了20年时间在不断地探索、完善,他奉献给我们的是《资本论》第一卷。《资本论》第一卷反映了他经济学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自己讲《资本论》第一卷就是我们讲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后面的理论问题,他认为后人可以进一步展开,但《资本论》第一卷所表达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本质、是核心、是精髓,代表了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和研究的思想精髓。这是一个科学的研究过程,马克思非常感慨,他说我把一生的黄金时代用在经济学的研究上。

主持人:您介绍的是他科学研究的一条线,另外他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遭到了四次驱逐,中间的创作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他在生活方面这条线具体是什么,请您给我们也介绍一下。

顾海良:马克思自己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和他从小在一起的青梅竹马——燕妮,是个贵族。马克思自己在23岁就取得了博士学位。燕妮的哥哥在当时的普鲁士政府也是一个高官。我们可以这么说,凭马克思个人的家庭背景,凭他个人的能力,完全可以非常轻易地进入当时的上流社会。但是马克思舍弃了这一切,他要为无产阶级写一本政治经济学著作,要创立一个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从25岁开始就不断地研究自己的经济理论,但是一直在贫困中生活。马克思自己讲过,他到了伦敦实际上几乎是没有经济来源的。有时候马克思所在街区上的那些商店的老板,就来追要马克思欠的一些费用,用一些羞辱的语言来对待马克思。马克思冷静地看待这一切,忍受着所有生活的窘迫,他的家庭确实在艰难中度过。1854年、1855年、1856年的时候,马克思自己的身体也不好,他的夫人燕妮身体也不好,孩子夭折了几个。

主持人:都是因为贫穷,没有钱医疗导致的。

顾海良:贫困造成的。他在书信中讲到,他的一个儿子,就是死在他的怀中。原因就是没有医疗费,发烧以后就在他怀中去世。他跟恩格斯讲,半夜去世以后,第二天草草地找了一个很简易的包裹,就埋葬在贫民区的一个坟地里面。

马克思忍受的贫困、疾病和家庭的不幸,坚定了理想信念,坚定了这种科学研究的精神,我想感动着后来的无数的人。包括一些学者,尽管不赞成马克思的观点,但是对马克思的精神,对马克思的这种人格和人品同样给予高度的赞赏。马克思这样的学者,你不能怀疑他的理论是为了谋取私利。只能承认他,他的理论是为最广大的民众在服务、在说话。

马克思的一生确实为了革命事业、为了科学理论,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到晚年,想起自己的一生他非常感慨地说,心里最内疚的是最对不起燕妮。燕妮伴随着他一生,这是穷困的一生,没有任何荣耀的一生,而且是担惊受怕的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从马克思的人格和人品切入,来谈马克思,我想会感动我们每一个人。

【视频资料】习近平总书记原声

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

顾海良:除了要了解《资本论》的理论创作过程,同样也要看到马克思的人格魅力。他为什么能克服家庭的贫困、各种生活的疾病?一种巨大的信仰支撑着他,一种巨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前景的信心和信念支撑着他。马克思现在被人们所尊重、所尊敬,我想这是一个根本原因。所以我们现在研究《资本论》,往往把这两个放在一起,从他的人品、人格看到他的学风,来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可能也会有更深的感受,对学习和接受这个理论也会有很重要的意义。

主持人:好的,感谢顾海良教授!

通过顾海良教授今天的介绍我们也对《资本论》这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再次感谢顾海良教授做客我们的演播室,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下期预告

马克思突破了此前的古典经济学,提出了一个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相统一的研究理论。

我们研究《资本论》会很自然地享受到马克思这种逻辑的力量。

下期,顾海良教授将为我们讲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中国新闻网 | 监察部 | 工信部 | 教育部 | 陕西省纪委 | 陕西省教育工委 | 西北工业大学